查看原文
其他

欧洲系列 — 比萨-热那亚恩仇

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-12-19
        亚平宁山脉在利古里亚海的北部走势开始趋缓,并且与海洋开始无缝对接(缺少沿海冲积平原)。这种地势也造就了北意大利最好的天然海港——热那亚港。如果大家对布匿战争还有印象的话,应该能记得在罗马入侵之前,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著部族叫做“利古里亚人”(利古里亚海也因此得名,今天以热那亚为首府的大区也叫利古里亚)。当年利古里亚人和高卢人(凯尔特人)一样,成为了汉尼拔的盟友。汉尼拔的一个弟弟,还曾经带领援军从利古里亚登陆。
  如果说比萨的经济腹地,是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话,那么热那亚在地缘位置上的优势,就在于它可以充当波河平原与西地中海的贸易窗口。然而二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太近了,同处一片海域的二个海洋共和国,不可避免的会在利古里亚海乃至整个西地中海产生贸易冲突。不过矛盾这种事向来是分主次的,最起码在穆斯林仍然占据科西嘉、撒丁两岛时,双方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。  抛开宗教方面的原因,比萨、热那亚两国也有抢占两岛需求。因为在宗教对立的大背景下,占据两岛的阿拉伯人并不能在政治层面,与意大利的基督教世界建立贸易关系(走私不算)。基于双方的地理距离,相信你能想象出这些阿拉伯人,会经常采取什么的形式去半岛“作客”。既然威尼斯人能以打海盗为名,在亚得里亚海重建贸易秩序,为什么比萨和热那亚不能这样做呢?  事实上,比萨、热那亚采取行动的时间要比威尼斯人更早。公元1015年,双方所组成的联合舰队就拉开了海上反击战的序幕。直至至11世纪中叶,穆斯林势力终于被彻底赶出了撒丁、科西嘉两岛。在这个过程中,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与教廷地缘关系更为密切的比萨。比萨人不仅可以从教廷丰盈的财政收入中分一杯羹(建立政商合作关系),更能占得先机,让教廷授权自己成为撒丁、科西嘉两岛的实际控制人。  取得了撒丁、科西嘉岛控制权比萨人,并不意味同时获得了第安尼策海的霸权。要想做到这点,西西里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尤其西西里岛的归属,还关系到打通东、西地中海的贸易线的问题。为此比萨人在北部两岛大局已定的情况下,对西西里岛发起了远征(1162年)。然而同一时期,西西里岛也成为了诺曼人的征服目标。虽然比萨人很希望和诺曼人一起瓜分西西里岛,但很显然后者并不愿意这么做。最终比萨人识趣的退出了西西里争夺战,诺曼人独立完成了在西西里的圣战。不过控制西西里的诺曼人,最终并没有影响到比萨人在西地中海的势力扩张。对于这个自认掌握了地中海中枢的王国来说,拜占庭和巴尔干半岛,才是最有价值的地缘目标。  相比之下,被困在西地中海的比萨人,则将扩张方向锁定为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北非、西班牙沿海地区。不过商人出身的比萨人,并不是为了所谓“圣战”目标才去做这些的。同时在整体环境干旱的北非,登陆并夺取殖民地也不是个好想法,毕竟在这片土地上,骑骆驼的阿拉伯人占据了地缘优势。这点自认为武力强大的诺曼人认识就不太清楚,以至于他们拿下从突尼斯到的黎波里的海岸线后,仅仅维持了几年就被迫退出。比萨商人的目标,则是以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的手段,把西地中海的穆斯林城市纳入自己的贸易网。  在比萨人的武力威胁下,一些穆斯林城市与比萨人建立了贸易关系,甚至向其缴纳税金。不过最终能够维持双方关系的,还是贸易所产生的利益。其实事情就是这样,一旦有人迈出了第一步,对立的双方会发现,彼此间并非只能玩零和游戏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比萨人就没有领土要求了。对于海上霸业的建立者来说,那些能够控制航线的岛屿,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12世纪初,比萨人征服了靠近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,进一步完成了西地中海的海上布局。
  凭借西地中海“穆斯林——基督教世界”贸易中间商的地位,比萨成为了西地中海的霸主。对于这一切,与比萨在地缘位置上存在天然竞争关系的热纳亚,当然是十分的不满了。事实上,双方的矛盾早在争夺撒丁、科西嘉岛时就已经暴露了,不过在教廷的调停,以及更大利益的诱惑下,矛盾暂时还不至于白热化。双方的海上竞争,前后延绵了二个半世纪。直到13世纪末,热那亚在利古里亚海中的“梅诺里亚岛”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方告结束。此后比萨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,并且把阿尔诺河流域的地缘中心,让位给了位于中游的佛罗伦萨。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热那亚最终战胜比萨,我们在后面的内容中会给出答案。不过倒是可以提前解答一下,热那亚是怎么让比萨失去地缘优势的。  基于热那亚与比萨的海上竞争关系,热那亚人在获胜后压制比萨的发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然而大多数情况下,拥有海洋优势的河口城市总是比中上游城市更加有地缘潜力的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比萨的地位最终甚至被佛罗伦萨所取代(甚至曾被佛罗伦萨所统治),就多少有些意外了。从根本上来说,这种结局与比萨的海洋基础不够稳定有关。我们曾经说过,像比萨这样的河口港,需要经常的清淤维护才能够保证港口的通畅与规模。被热那亚击败、经济遭受重创的比萨,在港口维护的投入上势必会锐减,并造成恶性循环。简单点说就是:收入少了,港口条件变差;港口条件差变了,反过来又影响收入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恢复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。  事实上,热那亚人也注意到了比萨的这块短板。在战胜比萨后,热那亚人甚至在比萨上游的阿尔诺河河道中筑了一段拦水坝,以让水流变缓。其结果就是导致那些本可被水流冲入大海的沙石,更多的沉淀到了河口。这般动作倒是与罗马在征服迦太基后,毁城洒盐的恶毒做法颇有相似之处。相比之下,要是比萨人征服了热那亚,想毁掉这个天然的海港,就要困难的多了。这也是为什么,今天的热那亚港仍然是意大利第一大港,而比萨却只能靠斜塔闻名于世的原因所在了。  在争霸西地中海的博弈中,比萨已经占得了先机,如果热那亚在战略层面上没有突破的话,应该是很难压倒比萨的。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,让热那亚得以最终反转成功呢?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。  注:最后说一点小知识:斜塔是比萨的,但“比萨饼”却不是比萨,而是那不勒斯的。一个是PISA,一个是Pizza,只是中文译名相同罢了。为了避免误会,那张饼实是应该译成“披萨”的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